通常儿童、青少年的抑郁治疗需要父母也接受治疗,进行家庭联合治疗。
倒不是说孩子抑郁了,都是父母的错。
而是不管问题出在哪里,父母都应该是解决问题的人,都应该是承担责任的人,都应该是帮助孩子的人。
孩子弱小,无法一个人对抗抑郁、焦虑等心理问题,父母有责任一起面对孩子的心理问题。
还有父母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情绪环境也至关重要。
更何况很多抑郁生病的孩子并不是自己单独一个人病了,而是替整个家庭生病,因孩子最弱小,所以症状在孩子身上呈现。
如果父母通过心理治疗,提升了自我认识,情绪变得更稳定,内心更强大,能够陪伴并接住孩子的负面情绪。
这对于自身成长,以及孩子的抑郁康复都会非常有帮助。
我在临床咨询中发现那些在孩子生病后愿意直面自己的问题,进行自我反思、改变和成长的父母,
那些开始改变自己的沟通方式,更新自己的思维和观念的父母,他们孩子的心理病后来都慢慢好起来,甚至好得很快。
反之,总觉得都是孩子自己有问题,不进行自我反思和成长的父母,孩子的心理病则愈加严重。

在面对伴侣的心理问题时也有一些类似。
如果伴侣的心理问题已经造成了你的痛苦,而他不愿意来做咨询,你也可以来做心理咨询。
通过心理咨询看看怎么帮助自己减轻痛苦,或者自己可以怎么调整帮助对方,亦或者去探索:
为什么这么痛苦,自己还呆在这段关系中,是什么阻碍自己选择离开。
很多时候,我们习惯逃避自己的责任,更愿意活在自己是对的,正确的自恋幻觉里面。
所以直面自己的责任并不容易。
阿德勒把这种企图设立种种借口,来回避人生责任和课题的情况叫作“人生谎言”。
这类人对于自己目前所处的状态,把责任转嫁给别人,通过归咎于他人或者环境来回避人生课题。
对别人撒谎,对自己撒谎。
当一段关系出现问题,哪怕90%是对方的责任,也有10%是属于自己的责任,我们也要承担起这10%的责任。
把所有责任都揽到自己身上,我们会不堪重负,把所有责任都推到别人身上,别人也会不堪重负。
这两种方式都不利于个人成长和身心健康。
有利于心理健康的做法是——
在过度负责和逃避责任中,寻找一个平衡点;
拥有一种心理灵活性,做到真正的自我负责,对自己的课题负责。
所以,一个有勇气的人是不对自己撒谎
(第1/1页/1002字/8阅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