遇到一些朋友微信加我,讲了自己家孩子或者伴侣的一些问题,要给他们预约咨询。
通常我都是愿意接咨询的,但是这种情况下,多半他们的孩子或者伴侣不愿意来咨询。
这时,我建议他们可以自己先来做一次咨询,看看自己可以如何调整有利于面对现状,遵循“谁痛苦谁改变”。
可通常情况下他们也不会来。
为什么呢?
我思考了以下几个重要因素。
一是很多人会觉得来做咨询就是承认自己有问题,而他们觉得自己没有问题,有问题的都是小孩和伴侣。
尤其一些青少年家长会让孩子来做心理咨询,自己则不愿意,并对咨询师说,
“我家孩子有什么什么问题,希望你帮孩子调整过来。”
二是对很多人来说,来做心理咨询有一种羞耻感,觉得那意味着一个人的精神有问题。
其实并非如此。
现在做心理咨询可以看成心灵保健。
身体按摩是大保健,心灵按摩也是大保健。
三是心理咨询的费用每小时几百元,对很多人来说确实比较昂贵,而且很多人也没有形成对心理健康消费的观念,吃顿饭可以花几百,做心理咨询还是算了。
加上本着能省则省的原则,自己的咨询费省下来,给孩子和伴侣用。
(第1/1页/507字/10阅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