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觉得掏耳朵特别解压,有事没事就喜欢掏一掏。那么问题来了,经常掏耳朵是健康的行为吗?我们平时掏耳朵的方式正确吗?一起来看看市妇幼保健院五官科专家怎么说。
据专家介绍,耳*在医学上被称为耵聍,是外耳道软骨部皮肤的耵聍腺所分泌的淡黄色黏稠液体干燥后,形成的薄片状分泌物,俗称“耳垢”“耳*”。
大部分人的耵聍是干性的,也有的人耵聍如黏稠的油脂,俗称“油耳”“稀耳”。
耵聍呈现出油状或干态,与遗传相关,并非某种疾病。不管是干性还是湿性耵聍,它都具备润滑保湿、保护耳膜、抗菌、防噪音、自洁等作用。
外耳道呈倒“S”型的结构,外1/3是以外耳道软骨为基础,有丰富的毛囊、皮脂腺、耵聍腺;内2/3为骨性外耳道,两者交界处较狭窄。
耵聍一般是由外1/3的腺体分泌。随着我们咀嚼、张口或头位的改变等运动,耵聍多可以自行脱落排出。所以一般情况下不需要经常去掏耳朵。
如果实在想要清理耳垢,医生建议选择滴耳剂,如过氧化氢、婴儿油、甘油、矿物油等。将1至2滴滴入耳道内,并保持1至2分钟,每日2次,睡前滴耳最佳。通常耳垢会在2周之内自己排出。
如果采用以上办法仍无法排出耳垢,或耳垢导致了疼痛或听力丧失,则需要及时到医院请求专业帮助。没有掏耳朵的经验,最好不要自己操作。
儿童耵聍的正确处理方式往往被家长忽略,殊不知小小的掏耳朵也有“大学问”,所以不要随意盲目地给儿童掏耳朵。
如果小朋友出现耳朵痛、耳堵、耳闷、听力下降等症状,要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,以免影响学习和生活。再次提醒各位家长,一定要选择正规医院的五官科/耳鼻喉科。
(第1/1页/684字/12阅)